Month: April 2013

  • 「出入死蔭的幽谷 」

     

     詩 23:4「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死蔭的幽谷往往被誤解作接近死亡的經歷,但其實死蔭的幽谷是死亡投影在我們心間的陰影,無時無刻可以在心中浮現,甚至會癱瘓我們的人生,支配我們的生命。在死蔭幽谷的路上,人受盡死亡的威嚇,沒有平安,更沒有喜樂,因為死亡代表著一切屬世的終結,生命的完結意味一切我們以為最寶貴的在一霎那間盡化子虛鳥有,也表示絕緣於那曾窮一生之精力積存的財寶名利,人脈関係和學問知識。主耶穌曾說「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太6:21)。人愈貪戀俗世,就愈害怕死亡,因他的心就依附在稍瞬即逝的屬世的榮華富貴和世俗的一切,至此死亡就愈狂傲。死亡的毒鉤就是罪,也就是俗世的情慾。「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加6:8)。情慾好像毒鉤一樣將人和死亡掛勾,人愈順著情慾撒種,就愈懼怕死亡,死亡的權勢就愈見猖狂,最後把人吞噬。人若愛世界,死蔭的幽谷的路上何等陰森可怖,也何等的孤單寂寞。
     
    故此,聖經提醒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 (約一2:15)。放棄貪戀這世界上的事情,因為「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約一 2:17),將自己的財寶存放在天上,將我們的心也放在那裡,死亡就拿我們沒有辦法,它的毒鉤也起不了作用。神創造天地人類,世上的萬物何等美善奇妙,人的聰明令人讚嘆,俗世的聲色犬馬,浮光掠影也實在美麗。不貪戀這世界並不表示放棄欣賞享受神賜的恩典,因為「上帝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 (傳3:10,13) 。但不要愛這世界超越於愛那創造我們和愛我們的神,反「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太22:37-39)。就是這樣,不只能夠不受死亡的威嚇,更加能夠勝過死亡,帶著平安和喜樂,不再孤單,和主耶穌結伴同行,走出死蔭幽谷的陰霾,走向永生。
     
    27.4.2013
     
     
  • 貪與愛

     貪與愛

    提前6:10「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
     
    金錢本無罪,貪財卻是萬惡之根,聖經沒有譴責財富,但主耶穌卻指出富人進天國的困難好比駱駝穿過針眼般困難,只因錢財令人昧心,蒙蔽了自己的良知。當人全神貫注在金錢上,就會相對削弱了其他的考慮,親情朋友,道義真理,以甚至出賣了自己而不自知。未能警醒,離開神的真道,改變價價觀,一步一步向罪惡低頭,向魔鬼俯首稱臣,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
      
     
     
    箴28:22「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 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 
     
    尤其是急於求財,更容易令人誤判形勢,怱怱作出錯誤的決策,到時覆水難收,甚至一下子將家庭幸福,一生的勞苦,經年累月的聲譽都押上賠上,因加得減,後悔莫及。神賜萬物讓人享用,故萬事萬物都是善是美,能用感恩之心來領受,不過份,不越理,都是神的恩典。「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 (傳3:12-13)。故此,「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清 張潮),酒色財氣本身不是罪,在真理中,進退有道,適可而止,合情合理,不越軌,不強求,都可以是福氣;但貪杯貪財好色賭氣卻是罪惡之源。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萬空歌 明 悟空)。功名利祿,之於酒色財氣,亦即如是,一生到頭來,貪與不貪,都將會是無可奈何的一塲空,但愛卻是永不止息的。「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林前13:8)。而神就是愛。「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 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裏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約一4:8,12,19)。愛就是化解貪的妙方。在愛裡可以有犧牲,就像主耶穌為我們犧牲生命一樣。人在愛中才會互相関心,才可以併除貪婪,才能夠互相分享;只有愛可以超越一般的道理,令人放棄自身的利益,也只有愛可以遺愛人間,積攢永恆的財寶於天。
     
  • 「沒有道理的道理」

     

    「沒有道理的道理」表面看來自相矛盾,也像是故弄懸虛,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道理」的事情多如牛毛,不勝枚舉。人性複雜,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也未必能夠坦誠相對,每件事情看來未必有道理,但其實當然不是。故此一時間誤會重重,笑話連篇,喜劇收場,皆大歡喜;但不過大多數就是怨㦠連塲,兩敗俱傷,浪費生命。有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人生經驗閱歴豐富,似乎可以減少損耗,但人是感情動物,有時雖然理智上了解明白的道理未必可以在情感上也同樣接受,趨吉避凶。

    早幾天看了一齣懸疑偵探電影,凶殺案現場門窗反鎖,凶手逃之夭夭,一切沒有可能,但最後謎團解開,只是大家遺漏了普遍沒有留意的細節。在戲中,導演苦心孤毅,佈下疑團,故弄懸虛,將一些事實隱瞞,令事情變成好像沒有道理。推理小說的作者亦是如此,個中高手能令平平無奇的故事佈置得耐人尋味,手法就是將事情弄得沒有道理。其實說穿了,沒有道理的道理就是因為未有知道全部事實的真相。

    沒有道理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為甚麼街上的店鋪都沒有道理地變成地產代理,美容中心,海味店,銀行,超巿和快餐店?因為你不知道地產霸權主導了巿塲的需要。為甚麼沒有道理的同一個人,升上位高權重的神檯卻變成完全另一個人,更和昔日的信念背道而馳?因為他人在江湖,知道了一些你不知道的一些事實,於是身不由己。又為甚麼公司中的女強人在某種情況突然變成千依百順的小鳥依人?因為你未有了解她面具後的內心世界。日光之下無新事,凡事事必有因,如果發現身旁發生沒有道理的怪現象,多數的原因就是因為未有掌握那些不為外人道的的內幕消息和事實。

    有道理的沒道理

    在另一方面,有些事情看來不合理,其實道理在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看世界。為甚麼男人可以二話不説,拍胸脯為朋友兩脇插刀覺得是理所當然,但家中老妻卻無法了解,絮絮不休的埋怨丈夫借了錢給老友。為甚麼一窮二白的非洲人喜樂,身家清白的滿足,但是腰纏萬貫的富人卻沒有平安快樂?為甚麼名成利就的成功人士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為甚麼政府派了錢大家都沒有銘感於心?為甚麼有錢人捐了錢做了善事,卻成了好事多為?為甚麼天姿國色的大美人肯「一朶鮮花插在牛糞上」的下嫁相貌平庸的普通人家?又為甚麼有人會為犧牲為自己的摯愛捐肝捐腎?為甚麼有勞資糾紛,貨櫃碼頭工人和碼頭外判商公司為利益談不攏?又為甚麽2017未能有普選?說穿了沒道理的道理比一加一等如二更簡單易明,因為大家立塲不一樣,用不同的的角度,看同樣的事情。

    在社會上人常常會用金錢作為公道的標準,但是奇怪地,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法碼來衡量金錢的價值。寡婦的兩個小錢是她養生的全部,她盡獻所有,表面看來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如果有財主肯以同樣的價值觀捐出全副身家卻是匪夷所思的奇聞,絕不合理。等量的金錢物質,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價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送入豪門的點點心意,糕點餅食卻是被拿來作狗糧。月入幾十萬的財政司長未能領略中產的苦況還口口聲聲以中產自居。超市連鎖店賣剩的麵包,為了利益,寧可棄丟也不肯減價傾銷,當然更不肯眼巴巴的分送饑貧,自私得不合理。經濟大國農作物大豐收,為了經濟效益,數以噸計的蕃茄被傾進大海,也不肯割價,暴殄天物。藥廠在商言商,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的特效藥以專利權作㨪子,堅拒在第三世界國家生產非商標薬物,利慾薰心,將窮人的生死置若罔聞,人的生命價值在透過金錢的濾鏡原來不是一樣的。更有廠商陸續停產沒有利潤傳統治療傳染病藥物,罔顧傳染病在落後國家仍然流行肆虐的事實,也是有意無意間貶低窮人生命價值的例子。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道理。

    「富人一頓飯,窮人一年糧」,價值是相對的。投得過百萬的一塊黑松露,過萬的一瓶陳年佳釀,額首稱慶,頻呼好抵;幾百萬的一輌跑車,是富人眼中九牛一毛,但就是普通人一生的積蓄,老人家頤養天年的所有;有錢人軽鬆平常的一頓美食,一趟旅行,一晩的住宿就是普通人家的一年家用。無良地產發展商東加一個窗台,西偷點露台,或是這裡鑽空政府環境規劃的漏洞,增加樓面面積,那裡用盡利用地積比例的優惠,分拆酒店誤導買家,走點法律罅,轉眼間就騙取了普通市民一生一世的工作回報。情況就正正就是大衛王後宮佳麗三千,還貪戀其僕人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也就是先知拿單所比喻擁有無數牛羊的的富人,不捨得自己的羊,卻拿了窮人所僅有的唯一羊羔來招呼客人的罪行一樣。幾億的捐獻,在富人的身家中是個沒有放在心上區區之數,卻買斷了一個大學學系的命名,令昔日歷介畢業生內心蒙上陰影。小小女星嫁入豪門,賣斷青春,妻憑夫貴,但婚後二世祖一如既往,繼續四處拈花惹草。這個社會有公理嗎?這些都是在我們身旁天天發生的事情,沒有道理的現象有道理的以不同模式重演,就是因為大家不同的身份和廻異的道德觀。

    聖經中得醫治的十個麻瘋病人,按理主耶穌的恩情好比再生父母,恩同再造,為甚麼回來感謝祂的只有一個,其餘那九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在那裡?頑疾得醫治,重拾昔日健康,於是所有緩急先後,一切重新定位編配,各人就各有各的理由口實:有言本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辦,買了田產,死了父親,不一而足,結果都是未有空檔來道謝;各也有各的因由:祂有的是能力嘛;祂沒有任何的付出;祂未必志在區區之感激;衪有餘嘛;祂好人,祂也沒有損失;身旁其灺的人都沒有感謝,我何必多此一舉;甚至衪所作的沒有那麼大不了;說不定是我走運;也許是我的福氣,直至認為回復健康可能是自己的能力等等,諸如此類的借口,結果都是不約而同的沒有感恩的行動,也許不恩將仇報已算厚道,皆因水鬼升城皇,今時唔同往日就不可同日而語,小人得志,語無倫次。不同的境況令顯淺的道理變得沒有道理。

    人慣常用金錢來衡量事情的價值,但是人的心態,又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扭曲了內心對金錢的真正價值。等量的金錢在不同的心理狀況下會有不同的價值,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對不勞而獲的金錢有不同的感覺。贏來的錢就不會珍惜,"easy come,easy go",和用勞力辛苦換來的血汗錢絕不相同。股市大旺,魚趐撈飯,揮金如土,大宴親朋,大吃大喝,得來全不費功夫嘛。在輸光了錢的時候,夫妻反目,朋叛親離,在澳門請人贊助水腳返港也非易事。硏究所得,中了彩票得了巨額獎金的幸運兒,大多數在狂喜之後變得沒有以前的一般快樂,甚至不少抑鬱成疾,之後命途多舛,皆因對金錢的價值突然變化,適應不來。一登龍門,聲價十倍,辛勤工作變得多餘,豬朋狗友,如蟻附貽,當日窮在路邊也無人問,如今富在深山卻有遠親,任何人都想和你拉上一些関係,沾上一點好處。不勞而獲之財,左手來,右手去,沒計較,窮奢極奢。於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加上不善理財,三數年間,床頭金盡更是江郎才盡,又回復當日的一窮二白,卻添了是眾叛親離的局面;在另一方面卻無法重作馮婦,再次享受昔日之淡薄滿足。有專業人士在股市樓市暴升之際,不甘放下辛苦經營的專業,轉向投資炒賣為正職,可惜好景不常,樓般逆轉,重拾舊歡重操故業並非不可能,但要再次經歷萬事起頭難的重新起歩,不只有點心有不甘,更是無法克服那已經被easy money扭曲了的價值觀。有言「留財害子孫」,其實道理也是一樣。得來太易的享受名利只會消滅兒孫上進的鬥心,助長了不勞而獲的心態。如果能夠教導後輩腳踏實地地長進,中規中距的工作,甘於淡薄名利,享受自己辛勞所得,而沒有將扭曲的金錢價值觀念,不自覺的遺傳了給子女,才是真正的扶腋後輩的智慧,看似沒有道理,卻是極有智慧的道理。

    經濟心理學就是硏究這等道理的學問,人受自己心理的愚弄,往往不能自己,變得沒有道理。試想一下以下這個假設:比方有一天你打算花一千大元買票聽一個你認為值得的演唱會,辛苦排隊買票,掏腰包之時發現剛才不小心跌了一千元,相信你不會猶疑,另掏一千大元買門券;但相反地,如在入塲之前才發覺未有帶門券,而剛巧現場仍有即售的千元門票,相信你會不捨得再掏腰包,正因為雖然都是同樣花費了二千元,用在看演唱音門票在心理上就是一千和二千的分別了。在心理學上深明這好像沒有道理的道理的商人,就會靈活使用此道,名正言順的請君入甕。坊間商塲的試食,吃過那一小片香腸的遊人,心理上就欠了人情,非幫襯一下便不能釋懷;郵購商物,免費送上門試用,原來大部份人最後都會乖乖付鈔而毋視商品的功效和實用等的因素。看來餂本的試用試食小禮物小便宜小優小惠,原來都是欲擒先縱的技法,好像沒有道理的拋磚引玉就是道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公的角度,婆沒有道理,說道理大家需要有同一個基本假設。一加一是等如二嗎?大家都認為沒有錯,但我卻說十才是正確的答案,因為我用二進制,有別於常人慣用的十進制,你可以說我不對,沒有道理嗎?近日沸沸騰騰的普選風波,選出特首要「愛國愛港」,其實問題就是大家的基本假設不同,國家說的愛國就等如愛黨,一黨專政嘛,選了不愛黨之人如何能「愛國」。在這個大前題下,「愛國」人士的言論突然變得言之成理,國凌駕於黨之上的愛國人士何其無知,與狐謀皮,普選的愫求相等如要結束一黨專政,一不小心,選了另一種「愛國」人士作特首,到時想「愛國」卻欲罷不能,何其荒謬。當年草擬一國兩制的基本法,就是在大家不同假設下出爐的,難怪日後問題多多,政不通人不和了。從這看來,在不同的假設下,胡說八道的「沒道理」就一下子變得有道理,而普遍認為有道理的道理,就成了絕不合理的「沒道理」了。

    同樣道理,信念不同,人生的取態更可以是南轅北轍,在主耶穌𥚃面有永生,比之於明天就要死的人,整個有盼望的生命就變得平安喜樂,對世俗之財寶名利沒有眷戀,凡事亦可以逆來順受,用世俗的角度看來絕不合理,但永生的信念卻是那沒有道理的道理。

    有一個時期醉心硏究男女心理學,因男女受不同荷爾蒙的影響,故此不同的性格心理大至有跡可尋。原來隨意路採得的野花,情深款款的呈送佳人,加上深情一吻,效果媲美黃金鑽石;冷不防來句「我愛你」可以教她樂上三日三夜;美人口口聲聲讓你揸主意其實是叫你肘摩她的心意,不得有誤。深明這種沒有道理的道理,不只平添不少生活情趣,更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磨擦,浪費生命。但是除此以外,人的性格喜惡就沒有一個相同。有言「若要人似我,除非兩個我」。人心之不同更各如其面,除了男女有別之外,人性各有喜惡又是許多沒有道理的道理。

    「清官難審家庭事」有理說不清的道理

    雖說萬事都有理由,但是人是複雜的動物,理智和感情在每件事情上都會互為因果,故此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產生不少沒有道理的道理和有理說不清的道理。

    是一齣電影中的橋段,相信在現實中會給我們一點啟示。拼了老本為新婚的孩子置新居,心想一家從此和睦同居,樂也融融。無奈新抱招呼朋友,磨芯兒子好言相勸請請兩口子識做,夫妻二人愛屋及烏,為免兒子難做,免為其難識做,勉強逛街至商場打烊。無奈家中仍然燈火通明,音樂通宵達旦。兩口被拒於自已家門之外,瑟縮街頭,飢寒交逼,餐風飲露,比之於屋內訁酒酣耳熱,燈光火猛,不禁感嘅萬千,嘅嘆天理安在?

    有人借了暫不等用的身家棺材本給孩子做小生意,大家跰手䟗足,業務蒸蒸日上,心中暗喜。無奈何年邁體衰,突然患上急病急需現金救命。為求病向淺中醫,老父唯有情商兒子還錢救急,但兒媳面有難色,原因生意滔滔而在在需財,亦需要現金週轉,調動資金有一定困難云,一時間將老子性命和兒孫福利生意等放上天秤一較高下,不禁悲從中來。究竟誰是誰非?

    曾有前輩朋友,死慳死抵,千辛萬苦為獨子供書教學,留學英國。終日掛在口邊以兒子能在英完成博士學位為榮。其後此子更落藉彼邦,聚了洋媳,一別十載而未復相見。老父惦著皃孫,無奈當年旅英費用不菲,久久未能成行。更無奈造物弄人,未幾竟然發現自己患上末期腸癌,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盡傾所有,買了𣿬票,修書一封,著兒子帶同媳婦孫兒,回港見其最後一面。甚料兒子回信答覆暫未能抽空回港,滙款笑納並會作於他日旅遊之用云,親情涼薄至此,天怒人怨。據聞老父最後鬰鬰而終也未能見著他惦著的皃孫一面。有沒有道理?如人飮水,個中人冷暖自知。

    孀居的寡母婆母親為兒子一家數口打點一切,買餸煮飯,一向相安無事,媳婦也樂得清閒。不幸兒子早逝,婆媳之間,磨擦頓生,甚至惡言相向,互不理睬。最後老人家在威逼利誘將公屋轉名歸孫子名下,繼而被逐出家門。老人家受不了刺激,一怒之下中了風,含恨而終,天怒人怨。

    又有退休之年的朋友,用盡一生積蓄為孩子置業安家,甚至幾乎放棄了自己的安樂窩,以為可以含貽弄孫,頣養天年,不料媳婦一句不方便,弄得老人家幾乎無瓦遮頭,狼狽非常。個中詳情,又豈容旁人說三道四。

    凡此種種的例子,多如牛毛,一下子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各走極端,便勢成水火,形同陌路。「清官難審家庭事」,「家家也有本難唸的經」,也不知誰是誰非,一個願打,另一個捱,心甘情願,牛不飲水那可㩒得牛頭低。如果看官如果妄下判斷,隨意寃枉好人,反就是是非不分。

    真正的沒道理的道理

    在拜金主義的社會中,四處充斥著教你甚樣消費可以活得更寫意,更快樂的廣告,如何獎勵自己才算是合情合理,而那些為追求理想而放棄自己益處的人,就顯得沒有道理了。世上當然有不求自己益處喜悅的道理,犧牲自己的好處的好人。最簡單的例子在教育和醫療兩個行業中就有不少的人肯犧牲和放棄來成就別人的好處。在芸芸人海中,有一位校長有感低下階層的孩子不斷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受淘汰,無法翻身,寧願放棄高薪厚職,奮而辭職,開設了一所專為弱勢社群的窮苦學生的免費補習社,分毫不取,今人欽佩。又有粥麵店老闆長年累月早上免費向老人家派發粥麵早點,燒味店老闆賣超平燒味飯,無言甘心照顧露宿者和貧苦大眾,善行和犧牲令人撃節讚賞之餘,更顯出大財團經營下的連鎖店寧可丟棄大量的到期食物也不送贈有需要人士之無良和涼薄。這般沒有道理的善行,比之只求自已益處,罔顧別人的生死的例子,卻是鳯毛麟角,因為人始終是自私的動物。超市毋視大衆利益,在加價聲中,趁火打劫,加幅超越通脹,上下其手得到沒有道理的好處,令人髪指。更有不合常理的例子,為甚麼車禍傷者躺在遊人如鯽的鬧市路旁,路人公安竟然沒有一人施以援手,請問那是甚麼的道理?

    付出未必有回報

    在金錢掛帥的社會中,事事講求效益和合理回報,但其實人與人之間就絕不可以用這般道理來交往。投桃報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互相尊重,不講回報效益才是沒有道理的道理。年輕時初出茅蘆,父母曾訓示不要怕餂底,先豁出自己的青春精力,他日回報何止千百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至理明言,之於今天講求回報的拜金一族,又好像是沒有道理的道理。

    提到回報,真正沒有道理的是打工仔供了一世的強積金,人壽儲蓄保險,原來只肥了基金經理,保險經紀,讓他們身光頸靚,肚滿腸肥,直至他日退休下崗,或遇上不測意外之時,原來只儲得一筆不敵通脹的鷄肋,和七除八扣後,得不償失的微薄賠償,又是另一種沒有道理的道理。難怪在即食文化下,人人自危,亦人人怕餂底,先食為敬,吃進自己肚子裡的才是自己的,以公平交易作萬事的考慮,以狹隘的金錢回報作為公平的量器,來判斷衡量交易是否公平,成了當今人人奉成圭臬的沒有道理的道理。

    有長輩教落,朋友需財,只送不借。開口借錢,其實一早已將友情豁了出去,聰明人只盡力幫忙,但施恩莫望報,拿得出的,絕不再提,以免朋友尷尬,借故迴避,保得朋友關係。欠債還錢,人人明白的道理,但實情就絕不簡單。真金白銀的錢看似一樣,但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就有不同的價值,甚至在自己的心裡對金錢也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觀。

    真正的現實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看似有道理的量器反而成了沒有道理的絆腳石。翻開報紙,兄弟爭產成陌路,夫妻因投資成怨偶,好朋友合資搞生意反目成仇,家塗四壁的反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敢問愛情何價?不止在萬物之靈的人的身上愛情無價,天南地北雙飛客,也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更敢問親情何價,有感久病床前無孝子。也敢問青春何價?金錢何價?如今黃金過萬元一両,但黃金買不到的光陰,逝去的青春回望有若黃金,只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上了年紀的人也許只能夠用金錢膚淺的買來跑車美女回味一嚐逝去的黃金歳月。這些都是看似沒有道理的道理。

    無償的付出和無限的回報

    常言「千里送鵝毛,物軽情義重」,司馬遷亦有言「死有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 ,如果有世間有一個情義和物質的天秤能夠將金錢和愛上磅,就不難發現它們不只有不同的比重,原來更會因時移勢易,因人而異。不只金錢買不到真正的愛,也買不到青春熱情,忠心耿耿,不離不棄的主僕之情;更買不到䞗湯蹈火,兩脇插刀的友情,更換不到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之心和不眠不休的關懷照顧。

    其實在愛𥚃就能夠有有無償的付出,犧牲和包容,也只有在愛裡才有「打在兒身,痛在母心」的矛盾。

    幼年時讀白居易的燕詩,以雙燕為題,道盡了為人父母者,含辛菇苦養子女成才的經驗。「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虫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叟十來往、猶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試問世間那個父母養育子女不是先付出,先犧牲自身的利益,無償的先獻出自己的所有來照顧子女。不管你的身份地位,是凡夫走卒抑或是位高權重,運籌幃握的高官政治家也好,在家中也會放下「橫眉冷對千夫指」之身來當甘心情願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又何曾先計算效益,要求回報。「牛耕田,馬食穀,老豆賺錢仔享福」「老豆養仔,仔養仔」,看來沒有道理,不過又是沒有道理的道理。但是如果受過教育,喝過洋水,學會了不少學問道理的子女,練精學懶,左一句沒道理,右一句不公平,反過來和父母算賬評理,不只傷透父母的心,反而是比沒有道理的道理更沒有道理。

    早前看電影「歳月神偷」中的片段。剛從當鋪跑來的醫院的父親,要救病榻上的孩子。輸血用冷藏的佰二,新鮮的二佰,目不識丁的父親手中緊緊抓著口袋中僅有的鈔票,心中相信好嘢無平,平嘢無好,二話不說揀了新鮮的,還自言自語的加上一句” 當然要新鮮的….”,給自己最愛的人,當然是要最好的,那怕是要我的命,眉頭沒縐一下,沒有一絲猶疑,也不用考慮。救得到我的孩子,那怕是掏出我的心,要我的命,也心甘情願。其實愛我們的神也是一樣。

    戲中的情境提起我們的小時候,當時一家七口擠在四百方呎的斗室,兩個妹妹睡在客廳中朝拆晚行的梳化帆布床上,我睡碌架床上格,凡物公用,大家相安無事,也相親相愛,沒有公平不公平的爭拗。家中唯一的小小飯桌又是大家的書桌,大家也是互相將就。母親用桌子裁衣時,便避到小騎樓做功課,別人聽收音機時便䑮到廁所温習,廁所有人便跑到樓梯口對著飛機場的飛機大聲唸書,也沒有公平不公平的考慮。及至大學畢業,當實習醫生賺取的那份微薄收入,除卻必需的開支,沒留分文的盡數交出,幫忙弟妹的學費家用,只期望那可以回報父親的辛勞,亦完全沒有把公平和不公平放在心上。這種飮水思源的心態,也可算沒有道理的道理,一直持守奉行直到如今。

    希 12:6「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 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
    愛有時令人矛盾,又愛又恨,有時更好像令行動變得沒有道理。在電影片段中,父親狠狠打了拿了別人東西的孩子,教導他這是偷竊和不誠實,但打在兒身痛在父心,鏡頭一轉,父親擁著知錯淚痕未乾的小子在懷中,輕撫著鞭痕,溫柔細問還痛不痛?將嚴父的又愛又恨的矛盾,表達得淋灕盡致,既然愛又要責罰,因為愛代表著管教,看是沒有道理的道理,卻是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明白又身體力行的道理。

    家中沒有道理只有愛和犧牲

    約一4:19「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約一4:20-21「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 。 愛上帝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

    在家中兩兄弟爭玩具打交,老媽一句「大讓小,男讓女」,說了算數,一鎚定音,不再有爭執。大家一笑泯恩仇,轉過頭來,同枱吃飯,又是攬頭攬髻睡在一塊,甚麼恩怨又拋在九霄雲外,看來沒有道理,因為道理就是家裡只講愛不講道理。

    同一樣的爭拗,,如果閙上講道理的法庭上,大家舌劍唇槍三日三夜,也不知是非誰孰?兄弟䦧牆,夫妻反目,對簿公堂,沒有了愛的包容,雙方變了原告和被告,沒有了親情,在對立面下,各走極端。珠縷必算,為分配遺產的公平或一口氣的公道,分毫必爭的由外人用客觀的價值觀來評理。於是互揭不為外人道的瘡疤,於是床第間之私隱,家庭中的醜事,嚇人聽聞的怪癖,諸如此類,供諸於世,慘不忍睹。

    有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子女親不及近身錢親」「久病床前無孝子」「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各有各的道理,其實也是各執一詞,用不同角度各舒己見的道理,有時反成了沒有道理的道理。有更微妙的「好心做壊事」,也可以引起不少的怨懟糾紛。一廂情願的將自己最好的獻上,反被指摘未有尊重私人空間,個人的喜惡。如何解救?在雙方面付出的愛:父慈對子孝,兄友對弟恭,夫妻要相敬如賓,親密得來又要保持私隱距離,父母愛子女也要明白理解子女在不同年紀環境況有不同的需要。大家相處要好像對神一樣,要有敬又有畏,既尊敬,又恐怕令衪不高興,得罪祂的心態。識做是由於尊敬也由於愛,就是一切沒有道理行為的道理註腳。如果父母向兒女討公道,兒女又向父母算舊帳,在大家各走極端,各出奇謀,傷透大家的心。

    原來「清官難審家庭事」以至「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千絲萬縷的交轕,有理說不清,就可以引申到「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如果家中樣樣講理由,萬事要評理而不用愛來包容寬赦,保證家嘈屋閉,永無寧日。如果家中可以不談道理,只談愛,總是先無私的獻出所有,沒有公平,也沒有秋後算帳,合宜之處就遊走在那互相尊重的兩極之間,自由浮動取捨那個平衡點。大家才可以互諒互讓,才可以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大家才可以何等的美和善,和睦同居。

    人之間的感情磨擦因為沒有愛作潤滑劑之受傷害,有若機器的齒輪固缺少了潤滑油而磨損不能再運作。在家中大家用愛來包容各樣的不合理就正是沒有道理的道理。

    愛𥚃不合理的回報

    我的的父親,既精明又珠縷必算,在旁人眼中的確有點吝嗇,但放在我們身上的時間精神就其實絕對一點也不吝嗇。早年一個人跰手䟗足三頭六臂做足三份工來養活一家七口。在當年那些艱苦歳月中,未能忘記父親在我報考大學之前,用了夜更工作的一大部份薪水,再費盡唇舌,用特惠價租用了青年會一個小房間讓我可清靜溫習讀書,讓我真正明白到老父在他有限的能力範圍內給了我最好的,當然不可以簡單的用算盤或計數機算得出合理的回報,就算是連本帶利的也不可能還得完,不過我卻學會了用同樣的道理,如今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力為他們做得最多最好,就可以算是最合理的報答了。

    飮水思源,投桃報李和以牙還牙欠債還錢殺人填命,不是一等如一的相等價值。回報和報復不一樣,桃和李不一樣,是還了之前的恩惠,補上利息,機會成本,加上人情感激,更加上回應的愛來計算的。回報親恩,兄弟姊妹各人經濟能力各有不同,只要是盡了力樂意回報親恩,寸草心也可以發揮得像寡婦的兩個小錢,雖然未必可以報得三春暉,不過也就是神所喜悅的。

    最沒有道理的道理

    小時候,俗語上教會守禮拜喚作「聽道理」 ,主耶穌的教訓,教導我們行的第二里路始於沒有道理。超越道理的愛,服侍人好像服侍主一樣,不再尸位素餐,按章工作,獨善其身,而要推己及人,放棄自己的利益喜好來成就別人的好處。早期教會凡物公用沒有問題,小時候窮苦時左鄰右里分享有限的物資也沒有問題,就是如此社會資源就可以運用得最好,正因為這個沒有道理的道理。剛畢業後的醫院的實習期,沒有一天假期,一點道理也沒有。但記得當年把一切豁出,忘我的盡最大的努力完成所有的工作,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救治每一個病人,是不公平的付出,但是最符合經濟原則,最有效益,但其實也是學得最多也最受用,回報竟是如今媲美擲葉飛花的經驗醫術,化算嗎?又是沒有道理的道理。反觀如今有感年青一代一蟹不如一一蟹的原因,就正是凡事講道理原則,矯枉過正,反而本末倒置,凡事講回報,更要算得清楚合理,長輩教落做事不怕餂底,其實確有其沒有道理的道理。

    基督督教的中心是愛,神是愛,基督也是愛,「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一4:19),但回應這愛,我們不只愛神也要愛人,而愛神更有敬畏順服的含意。妻子順服丈夫,如同教會順服基督。人人生來平等,但在人的社會中也有階級,有僱主就有工人,有學生就有老師,有司機就有乘客,有父母就有兒女,有丈夫就有妻子,各司其職,也其中也必需有順服,社會才能運作,有若基督本是三位一體的神,但卻順服上帝,紆尊降貴,成了人的樣式,且死在十字架上(他本有上帝的形像, 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 取了奴僕的形像, 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 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成就神的計劃一樣。神創造世界,造男造女,建立社會是有祂的計劃,叫我們愛,也叫我們順服也是衪的計劃。人人能夠本著愛將自我放下,用愛心順服敬畏來遵行神在我們身上的計劃,服侍他人,看似沒有道理,但卻是能夠消弭人與人之間怨懟之氣最有智慧的道理。

    以最沒有道理的道理來解決一切的「沒有道理」

    約3:16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 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林前13:4-7「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 人的 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在這耳熟能詳的經節中道出一些的態度讓我們來處理面對這些無日無之「沒有道理」的疑難,原來愛就是那化解的妙方。我們能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先是無償的付上贖罪生命的代價,救贖換取我們的不至滅亡,是世間上最不公平的交易,亦是最終極沒有道理的道理,但是我們卻是靠著這道理才能真正得著生命。請問天下間那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在家裡有,在神那裡有,因為那裡有愛;請問天下間那有欠債不用還錢的道理,在家裡也有,在神那裡也有,因為那裡有愛。請天下間那有犯了罪不用受責罰的道理,在家裡也有,在神家裡更有,你的罪的贖價更是你未認識主耶穌之先,祂已一早替你償還了,只要你接受祂並以同樣的愛來回應衪對你的愛,愛祂敬畏順服祂,並且愛人如己,就是一切沒有道理的道理。真正沒有道理的道理就是神的愛,愛就是化解一切「沒有道理的道理」的不二法門。面對這個叛謬的世代最有效的和最有智慧的方法,就是本著沒有道理的主耶穌的道理,以祂的愛在對與錯,有道理和不合理,公平和不公平之間中的灰色地帶,找到平𧗾點,化解暴戾,增加祥和之氣,寬宏大量,用寬恕和憐憫,將從神而來的愛,與人分享,來化解這一切的「沒有道理」。

    陳慧忠 17.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