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6, 2012
-
生命要轉機-選擇從享樂進到
「生命要轉機-選擇從享樂進到福樂的人生」MCS週年佈道會
早前朋友賣了生意,換了一大筆永用不完的資金退休,衣食無憂,後來更置了新居,興高釆烈,智能家居,日夜空調,環境舒適,関在家中,電腦科技日新月異,亦可隨意營造不同氣氛國度風情,閑坐家中,天涯若比鄰,不知人間何物,管他外面掛其十號風球或是烈日當空,室內也是四季溫暖如春,陽光普照。閒來呼朋喚友,享受家居樂趣,我也有幸在被邀之列。溫室小園圃供應新鮮蔬果香草,自給自足,不假外求,加上特大冰箱,冷藏各式凍肉美食,四季不停供應"合時"的食材,動動手指,智能電子爐焗爐麵包機自動調製中西食譜麵包,家居清潔又有菲傭代勞,生活愜意舒適到不得了。地牢有遊戲間,跑步機和健身用品一應俱全,電腦虛擬遊戲從駕駛一級方程式跑車,戰機,哥爾夫球挑戰賽至麻雀象棋,令人目不睱給;酒窖藏酒無數,書房也是汗牛充楝,古今中外的知識學問,一覧無遺。在家炎炎夏日也清風送爽,偶爾一兩趟駕車點到點的到超級市場購物,買魚買肉,也是無需走出戶外半步,完全陶醉在他自己自閉的空間裏,尤然自得,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好幾回想回請他移船就磡到舍下一聚,享受一下金風送爽,重溫以往一些秋高氣爽的美好歲月,奇怪他婉拒的理由竟是他對外邊的世界沒有憧憬,沒有期望,也沒有感覺,空調過濾過的比新鮮空氣好了不知多少倍,也不以為戶外可以有風,甚至根本沒有可能有風,他在空調的空間中也不需要風。實情是他在過往一年裏未曾踏出家門半步,窗簾也有半年未有拉開,當然沒有機會感覺到炎夏日薰風隨來,或是綠蔭樹下,蟬鳴聲中的樂趣,也許是明月清風的中秋時節的涼風習習,只道現在在屋子裏感覺真不錯,心滿意足,也是隨心所欲,沒有缺欠直至有那當頭棒喝,面對現實的一天,區內大停電。一下子他的世界安樂窩像塌了下來,屋中翳熱難當,又濕又焗,只能開一條縫的窗子設計叫他七竅生煙,溫室裏當然比室內更悶熱,爐具沒有電,連煲水冲茶也成問題,那四季如春的環境設計在日間不再是陽光海灘或是法國南部的風情而是漆黑一片,跑歩機停止運作,電腦電視音響全部一片死寂,想駕車外出,電閘也沒法啟動;屋子裏不可能再多留一刻,環境實在太惡劣。唯有鼓起勇氣,步出家門再想辦法。但在打開大門的一霎那,迎面而來久違了他認定在地球暖化陰影下已經不再存在了的清風,在那仲秋的時分帶著幾分清新肅殺撲面而來,抬頭一看,只有幾片閑雲的晴空萬里令他立時心曠神怡,前面曾經青蔥一遍的樹林開始發黃,夾雜了幾叢紅葉,迎風招展,也順應的灑下幾片焦黃的落葉,以致前園的草地金黃一片,也散發著一股秋日的氣息。信步走向前方的松樹,竟然發現有幾隻松鼠抱著松子開懷大嚼,在腳步驚動下驚惶失措,四竄奔逃;旁邊樹叉子上有那一窩嗷嗷待哺的雀兒,正在吱吱喳喳的鬥咀,心中不由自主的泛起無限的愛憐和欣喜,這一切都不是電腦虛擬的片斷可媲美,而是現實的生活情節,此情此境,有若當頭棒喝,思潮起伏之際不禁惘然若失,更有點曾經在人生過去的日子沒有抓緊這些喜樂的元素覺得可惜,回想在人生的上半塲,沉醉在似是而非的享樂當中,而真正的喜樂福樂竟然是俯拾即是,不費分文的回歸大自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界之大,古今之奇,豈是人能夠用簡化了的人工智能來取代的,人又焉能用人的智慧來限制我們探索享受世界的自由。若非今日經歷停電遭遇的轉機,又若非踏出那第一歩的勇氣,今天可能仍然執迷不悟,也就未必有這樣的參透,人的生命可能真是要經歷苦難的洗禮才能夠有轉機。
我的生命也經過一個轉機令我再次邂逅神,重整人生的價值觀,人生的意義和方向,將病榻上的痛苦變成祝福,讓苦難成為神計劃中的一個管教磨練和轉機,不只見證了神在身體和靈命上的醫治和領受了新的恩賜,更加享受著從祂而來盈溢的平安和喜樂,令我已經豐富的生命再添豐盛。
從小在教會的薰陶下成長,領受着神默默的看顧保守,事事如意,雖不至無災無難,卻往往柳暗花明,水到渠成,學業事業家庭,恩典祝福多而又多,懸壺濟世亦深得病人的愛戴,可算是事業有成。近年來更減輕了醫務所的工作,將精力發揮在神賜的其他恩賜造詣上,一時間園藝厨藝,詩詞繪畫,旅遊攝影,百花齊放,享受了不少神賞賜的屬世福樂,也不自覺當作這些都是神理所當然的供應。
我是個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自77年開始行醫,八九年開設自己的醫務所。我曾經擁有我們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在2010年初,在人生的高峯的時候,發現原來患上骨髓癌並誘發了極罕有又無法治癒的致命心臟病,從旁人看來好像從天之驕子一下子墜落至「秋情那堪數,看院前零落春風幾度」的境況,但實情並非如是,且聴我道來。
雖然說當時事業如日方中,日理萬機,既要打理醫務所繁重的工作,又要遊走私家醫院之間,兩三個月便計劃一個攝影美食之類旅程,體驗不同地方人文文化,日間看病人,回家便下廚鑚硏廚藝,讀詩詞藝術考古地理的閒書,空餘便鑽博物館,做筆記,涉獵不同方面的知識,公私兩忙忙得不可開交,但隱隱覺得有點不妥,因為各種各樣的欲望在垂手可得的資源中有點欲罷不能,要滿足內心無窮的需索有若無底深潭,目標一個比一個高,要滿足自己的欲望一次比一次困難,達標後的滿足感卻每況愈下,內心的空虛卻是有増無減。原來人的內心就好像是一個圓形,屬世的榮華富貴,事業家庭工作卻好比是三角形,有多大就要再擴大圓形的面積才放得下,但卻無論如何永遠不可能填得滿賸下的所有的空間。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生的方向在身不由己當中迷失在日以繼夜的追求和貪得無厭的渴求中,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在欲求的綑綁枷鎖中失去自由,泥足深陷,難以自拔,甚至慘遭沒頂。我沒有像路加福音中的財主貪財,但我貪戀俗世上的學問知識,聲色犬馬,浮光掠影,在不知不覺間為自己彫刻了不少偶像,神在心目中的位置日漸衰微,被擠到一個幽暗的角落。我們的神是忌邪的神,祂在十誡中警惕世人「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 (申命記 5:7, 8),因為祂的愛,衪沒有就此撇棄我,反而藉著病榻上的苦難成為轉機,讓我重新回轉,成為雖然破爛不完美卻合祂使用的器皿。
在藥物和惡疾的煎敖下,一向那刻苦耐勞,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漢,一下子成了一個舉步維艱手無縛鷄之力的病殍。能醫不自醫,平日雞毛蒜皮的小毛病變成沉疴重疾;一向以來手到擒來的症侯都變得頑劣乖舛;再者,體質也大不如前,原來日常輕鬆平常的體力活動,以至身體機能都並非理所當然。平日所矜誇的各樣恩賜能力,在病榻間竟然無從發揮享用。但神的教導藉著聖經,字字珠璣,字裡行間充斥着從上而來的無窮智慧讓我得著安慰和力量,不單止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也成為了我賴以為生的荒漠甘泉。在苦難當中更令我體驗到人的卑微,若非神在掌管,平日輕而易舉的舉手投足原來都難若登天,平日自以為是無所不能的驕傲自恃盡化為謙卑順服。
今次的經歷,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體驗到神的奇妙恩典,若非祂願意,人的生命就有若將殘的燈火和壓傷的蘆葦一般的脆弱,也好像浮雲一片,出現不些時就消聲匿跡,消失得無形無蹤。期間遇到無數祂差來的天使,各司其職,大家互相配合得天衣無縫,環環相扣,為要配合成就衪在我身上的計劃。 一個少少好像隨意的行動,另一個輕鬆平常的決定,當時好像無關痛癢也未必在意,但在如今歸納回望,原來卻是舉足輕重,意義重大。過程中艱辛痛苦的標靶治療至後來的骨髓移植,就像神在我身上施行了一個屬靈的大手術和深切進修課程。在患病的初期,和神的關係重新納入正軌,讓神在心中重新定位掌管,這些就像手術前的消毒工序一樣並切除屬靈生命上有害的腫瘤,將我內心的罪性污洉徹底清除,將心間的邪情惡慾,不正確的價值觀,漠不關心,人際間的各種冷淡猜忌,一一清除。接著病程凶險不乏反覆的骨髓移植中,經歷一次又一次信心的考驗,不只一次神陪伴我走過死蔭的幽谷,時而緊牽我手,拖帶保守,時而擁我入懷,抱我度過重重險阻,回想當時雖則危機四伏,但衪的同在給我無比的安慰甜蜜,也讓我品嚐了和祂同行的平靜安穩。如此看來,在病榻中的痛苦,在某程度上不是受苦但卻是和神親密接觸的甜蜜寶貴經驗,是個另類的祝福,將平日紙上談兵的謙卑,信心,仰望和順服的理論,作一爐而共冶,也在實踐上更發揮得淋漓盡至,叫我的靈命茁壯成長,更上一層樓。就是如此和神和好的關係填滿了心靈三角形以外的所有空間,內心不再空虛,心中的平安和喜樂滿足更是有増無減。
時光飛逝,患病之初距今不覺已有兩年多,體力差不多恢復得八九,也見證著神比完全更完全的醫治。骨髓癌受控,雖說隨時可以復發,也要定期檢查和遙遙無期的接受藥物治療,但以往的各樣能力恩賜,以及工作享受,神都一一歸還,更是過尤不及,更賜給我寫作的新恩賜,將我病榻上的遭遇感想,透過文字來安慰祝福同遭患難的生命,以至年來纍積的人生閱歷和從神而來的智慧和有需要的心靈分享,更使用無師自通作畫的藝術天份見證祂的使用。近期的心臓檢查,竟然奇蹟地發現原來醫書中誓言坦坦不可逆轉的罕見心臟病竟然慢慢消退,功能逐漸回復正常,也正好印證神完全的醫治,不只靈命上的更新,連身體在人以為無法可治的破損也可以痊癒改變,更見證了主耶穌曾說的「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 (太19:26)。
如今雖然體力足以應付全時間再投入醫生的工作,但卻安排每星期只在四個下午看病人,其餘的時間就花在看書讀聖經,作畫,寫文字,作見證,傳福音和安慰在病中的心靈的事情上,也是忙得不可開交,生活亦是非常充實滿足,生命充滿平安喜樂。感謝主的眷顧,讓我可以為祂燃燒生命,信得過祂必供應我們活命之所需。
驟眼看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名利相收,榮華富貴,一帆風順,率性而為的確是寫意快樂的泉源,金錢順境也能帶給人生不少的快樂。但快樂是一種隨著環境轉變的狀態,瞬息萬變。快樂是不是加了薪,升了職,看了一齣令人忍俊不甘的喜劇。有云「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將這四喜的快樂再無限提升下便有「十年久旱逢甘雨,萬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監生金榜掛名時。」。但來個反高潮,雨過天清後又再是十年大旱或者是索性暴雨成災,然後哀鴻遍野;遇故人後黃枇樹了哥,然後反目成仇也並無不可;和尚婚後也未必是兩口子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又也許狀元及弟之後就到此為止,未能平步青雲亦大有人在,快樂是否從此玩完?有滿心幸福憧憬的快樂待嫁新娘,早上照鏡發現鼻尖鑚出暗瘡黑頭,心中一沈立刻變得不太快樂;買了新車的快樂會因出停車塲時刮花了車門而打個大折扣;一餐美味愜意晚飯在酒醉飯飽之餘的快樂會因食滯了的不舒適而一掃而空;如膠似漆的新婚快樂會因意見相佐的爭拗變得極不快樂;買了預期當升股票的快樂會因股價掉頭下滑令人發愁;一心以為得擢升的快樂卻會因為另有其人而變得憤憤不平,怨聲載道。有言「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知足常樂似乎是在哲學上為快樂另闢溪徑的一線曙光,但人的本質,力爭上游,追求享受完美,是與生俱來的本性,在當今社會的千般的誘惑中之逆水行舟,談何容易。「得即高歌失即憂,多愁多恨亦悠悠。」。快樂的反面竟然就是多愁多恨的煩憂,以致作者羅隱需要來個「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借酒消愁來抗衡。其實,這是心理學上明顯的現象,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逆境至順境,從差變好,人就快樂,反之人就不快樂。
屬世的快樂泉源似乎無窮無盡,但小心細看下卻令人心裡忐忑戚然,往日的歡愉,竟在不知不覺間悄悄地幻化成為一個無底深潭,貪得無厭地吞噬往日的各樣快樂元素,想要繼續尋歡作樂嗎?請多花精神時間金錢去滿足這貪婪的怪物的需索。果真如此,莫非現實就需要我在事業上再創高峯,多買一幢別墅令家庭更温馨,鑽研更刁鑽出神入化的廚藝,或是籌備畫展攝影展,增加知名度,再上一層樓,作人中之龍,又抑或向陶淵明學習,開荒田野際,守拙歸田園呢?是否這樣我會比現在更快樂嗎?及至快樂來到絕頂高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又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傾刻間霎然醒覺,以往林林種種的快樂途徑,不單止未能帶來如常的快感,反面隱隱出現了一種不能逆轉的挫敗感,期間更夾雜了一絲絲的burden和壓逼。如此看來,快樂就像滿足毒癮的片刻極樂一樣,永不厭足,尋找達至快樂的途徑也好像毒癮一樣,劑量愈來愈重才能過癮,但無奈在歡愉過後的空虛卻是有增無減,人不斷尋找快樂卻一再的在不盡的欲望痛苦中失望失落,於是人在追求以為應該是滿有快樂的享樂生活的當中最終便會適得其反的踏上沒有快樂只有空虛的不歸路。
當世人目光聚焦在屬世的榮華富貴能帶來的快樂時,快樂的內涵卻諷刺地一點一滴的逐漸流失。我們不禁要問,究竟快樂(happiness)是甚麼?是一種環境,一種情緒反應,抑或是一個生活質素?答對了也做對了,卻找不到真正的快樂(joy) ,快樂似乎仍然可望不可即,虛無飄渺,稍瞬即逝,無法掌控。
原來答案非常簡單,快樂(happiness)是一些事情發生後的感受,彼此息息相關,互為因果;而喜樂(joy) 卻是一種不受環境影响的滿足感覺,知道一切都能平安無恙,即使人生遇到重重險阻,困難重重,事與願違,仍然淚中帶著那信心的微笑。說穿了喜樂和快樂不一樣的是喜樂是一個不會因環境而改變的心境,平靜的情懷。所以在主耶穌裏的人生是一個充滿喜樂的福樂人生。就好像保羅在腓立比書這封喜樂的書信裏寫道:「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4:4, 12,13 )
請聴聖經在傳3:11「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原來神創造人一早已經洞悉先機的將永生和追求祂的心安置在人的內心,以致除非人回歸到祂那裏去,心靈永遠不能滿足,這空虛也不能給任何世俗的歡愉所取代填滿。滿足的心靈,當三角形旁邊的虛位被神的愛填滿時,喜樂就像活水源源不絕。
約6: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與神和好,主耶穌就是答案。接受了祂為我們贖罪的寶血,我們便不再飢渴。
羅3:23, 24「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我們雖然沒有作奸犯科,行事為人也沒有扺觸法律,但思想行為上,自私自利,漠不関心,違背良心,當做的沒有做,不當做的反去做,思想上的不潔,立心不良,厚此薄彼,未有盡忠職守,貪婪虛偽,委過於人,狐假虎威,尸位素餐,自高自大,自以為是,目中無人,信口雌黃,口是心非,屯積居奇,遲到早退,貪得無厭,暴飲暴食,為虎作倀,貪贜枉法…..我可以隨口繼續下去,這些心態行為法律無法禁止,但人往往受良心譴責,內疚之心不能自已。神照自己的形象做人,我們如此行就是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得罪了神。只有面對自己的罪,向我們得罪了的神,承認自己的過犯,負荊請罪才能消除我們的罪疚感。面對現實,接受懲處才能令罪人如釋重負。故此,我們不難會發現死囚帶著泰然自若的心態歩入刑塲,答笑而逝。
但是愛我們的神沒有就此將我們棄若撇履,反而為我們的罪作了一個奇怪的安排。枸菜散瘀去毒,是中國早年一個古怪行業的一種療傷雋品。話說當年的達官貴人,紈絝子弟犯了法,被判笞刑,有錢人可以用錢請別人代替,接受刑罰,於是衙門前就長期聚集了一班手停口停的窮苦大衆,在想起家徒四壁中黃口無飽期的嗷嗷待哺時,就咬緊牙關的爭相接受這一點不簡單的八十大板的皮肉之苦。當一家主手挽一塊僅堪糊口卻是窮等人家餐桌上難一見的豬肉和幾棵枸菜,拖著蹣跚腳步和皮開肉烈的無罪之身步入家園之際,門口無知的黃口小兄妹就大喊娘「爹爹回來了,有枸菜吃了!」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娘聽到枸菜,心令神會,疾不忙三歩作兩腳跑出村口摻扶,眼淚直往肚裏流。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包含的犧牲在這裏表達得淋灕盡致。神因為同樣的原因,差遣主耶穌替我們在十字架上付出死的代價。如果你未能夠領略當時主耶穌受苦的慘況,我提議你參看由Mel Gibson執導的荷李活電影「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裏面描述主耶穌為你和我承受的屈辱唾棄,以祂至高無上的身份,不只紆尊降貴,降世為人,以無罪之身甘心又十足地承受那絕不含糊的鞭打,遍體鱗傷,身心受創,心力交瘁,以至最後忍受了十字架上的痛苦和神的棄絕,也是因為祂無私的愛,在我們未認識祂之前已為我們捨出生命,接受折磨痛苦。而我們竟是因犯罪而成為有份將祂釘在十架上的劊子手。因為祂的贖罪,我們得永遠的生命,至此人生不再局限在區區的數十年間,死亡不再是完結卻是步入永恆的門檻,之後生命翻開新的一頁,然後篇篇精采,直到永遠。有著這樣的盼望,人生不再對死亡有恐懼,反而在有生之年,生命重新得著向別人分享從神而來的愛的方向。美滿福樂的人生需要愛,人需要被愛,也需要付出愛;在這個前題下,在神的愛裏,人生不再漫無目的,或是進退失據,惶惶不可終日的來追求滿足欲望的享樂生活;反而是由主耶穌作導遊的一個經歷,讓我們在有生之年實踐祂要求我們在世愛神愛人的使命,一邊享受沿途的明媚風光,漫歩走向創造我們永生的天父那裡去。
馬6:31-34「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約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世俗的享受的確會帶來短暫的快樂,屬世的名利也許可以給人好像實在卻不完全也不真實的的安全感,但一定不能夠帶來掌握生命的平安和喜樂。相信掌管明天全能的上帝就有踏實的平安,就無須憂慮明天 ,不論在逆境順境中,富足卑賤中,飽足或飢餓,有餘或缺乏,都是那喜樂和福樂人生的秘訣。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朋友們,你未必需要經歷好像我一樣刻骨銘心的轉機才能夠得著福樂的人生,不過関鍵就只在乎在今天你能不能夠放棄享樂的人生來換取一個嶄新的生活方式;能否放棄受罪惡的綑綁來誠心悔改,能否放棄必死的肉體生命來換取永恆的生命,放棄追求俗世的名利來積攢在天的財寶,放棄自己的虛榮而將榮耀歸給神,放棄執着自恃的驕傲來謙卑順服倚靠仰望上帝,放棄自己的需要但體貼神的心意,放棄関心自己來照顧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放棄年華老去時日無多的顧慮來爭取為主燃燒生命的機會,放棄add years to life對生命長度的追求但add life to years著意生命的闊度的行動,放棄一般人夢寐以求的屬世福氣來換取真正屬天的祝福。
早前在閒話家常間有人問我對最近十一海難的感想,我深感人生之無常,陰陽相隔就往往在一瞬之間,生命就是何等的脆弱。可是人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倚靠掌管明天又愛我們的天父。在那電光火石之間或危急存亡之秋,我們未必能夠來得及將自己交託給生命的主。「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他日縱作花園主,醉折花枝是別人」,行樂及時,要立刻享受那無憂無慮又平安又喜樂的福樂人生,請不要再等待那「指日可待」的機緣,今天就是你的轉機!
陳慧忠 26.10.2012